- ###课程目录:方建勋·中国书法通识## 发刊词(1讲)发刊词|为什么你一定要懂点书法?## 导论(1讲)01|导论:学书法怎么一步步登堂入室?## 第一单元 书体(8讲)02|五体:如何快速识别中国书法五大基本模型?03|甲骨文: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书法界最年长的新丁?04|篆书:为什么说它是绕不开的书法基石?05|隶书:为什么字体发生了转折性变化?06|草书:为什么说它不是纯粹的抽象艺术?中秋早课,共赴风雅07|行书:为什么说它的门槛其实很高?08|楷书:为什么说循规蹈矩不是楷书的精髓?## 第二单元 笔墨(6讲)09|笔墨:如何理解“怎么写”比“写什么”更重要?10|点画:怎样读懂书法的点线面?11|方圆:怎样理解方笔的美感?12|结构:台阁体为什么会被淘汰?13|章法:为什么错落比整饬更受推崇?14|墨色:用墨有多少色彩变化的可能?## 第三单元 性情(8讲)15|情性:该怎么理解“字如其人”?16|王羲之:如何从《丧乱帖》中看到大悲哀?17|欧阳询:为什么他的字感觉又冷又硬?18|张旭:草圣是怎么炼成的?19|颜真卿:涂涂改改的《祭侄文稿》好在哪儿?20|苏轼:怎么把潇洒从容写到《寒食帖》里?21|徐渭:为什么说他是书法界的“侠客”?22|伊秉绶:字里的庙堂气象是怎么来的?## 第四单元 书写(6讲)23|书写:挥毫过程的艺术性在哪儿?24|王献之:“一笔书”是怎么写出来的?25|黄庭坚:写得慢是一种什么境界?26|米芾:节奏大师是怎么“刷字”的?27|弘一法师:出世的书法是怎么写出来的?28|吴昌硕:为什么一本字帖可以临一辈子?## 第五单元 观念(8讲)29|观念:如何站在更高的维度看书法?30|形与神:如何理解书法的肉身与灵魂?31|意与法:如何理解书法潮流的演变?32|书与画:书法和国画是怎么互相影响的?33|书与印:书法和印章是怎么彼此互动的?34|传与藏:怎样看待书法的流传和收藏?35|内与外:如何站在世界艺术史的角度看中国书法?36|古与今:王羲之是怎么成为书圣的?## 第六单元 习字(5讲)37|习字:理解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动手写?38|工具:学习书法怎么选择笔和纸?39|起步:为什么学习书法要从临帖开始?40|进阶:怎么从临帖进入创作?过年的时候,送你一幅字
微信扫一扫添加

朋友圈福利每日更新
微信号
dzzscb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